1. 首页 > 自驾攻略 >

自驾游怎么给汽车换挡_自驾游怎么给汽车换挡视频

行车驾驶时如何正确换挡

许多新手刚拿完驾照就迫不及待的开车,但开车上路怎么正确换挡你真的学会了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开车上路如何换挡,希望能帮到你。

自驾游怎么给汽车换挡_自驾游怎么给汽车换挡视频自驾游怎么给汽车换挡_自驾游怎么给汽车换挡视频


开车上路如何换挡

一、开车换挡时机

开好手动挡汽车的关键是换挡,重点是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及时换挡,并要快速、准确,这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一般情况下,起步挂一档,当行驶了几米后接着换二档;当车速达到20迈以上35迈一下换三档;车速达到35迈以上,45迈一下换四档;车速达到45迈以上换五档。以上是普通的五档变速汽车,对于6档以上的汽车,车速每提高约15迈就可加一个档。另外换挡时要看好发动机的转速,在2500转左右时及时换挡。

二、起步换挡技巧

“挂一档,松手刹,轻抬离合把油加”,这是新手们在驾校学习到的换挡技巧。但其实不然,正确的操作因该是起步挂完档之后,在抬起离合器之前,预先给发动机供油。

为什么说驾校那一套理论不好?“轻抬离合缓加油”,是说当离合器处于半联动状态下开始加油,这个时候,因为离合器的半联动,发动机负载变大,转速就会变低,而慢慢踩油门能够提高发动机转速,但整个汽车半联动的状态也会随之变得很长,这意味着离合器片磨损较大,且汽车加速会较慢,对于怠速较低的汽车还有可能熄火。这个时候,在抬起离合器之前,就提前给发动机供油,可以减少离合器半联动的时间,减轻离合器的磨损,并且加速更快。

三、上坡下坡加速减速开车换挡技巧

大家要知道,档位越低,车辆的控制性越强:发动机转速高,扭矩大,爬坡更有力,且加、减速更明显。所以,在上坡下坡加速减速等情况下,都应该用低档。

低档位上坡:发动机扭矩变大,上坡更有力。

低档位下坡:车速不会变得更快,且有发动机制动。

低档位加速:汽车加速度更快,更有动力。

低档位减速:不发动机制动,且减速效果尤为明显。

现在自动挡车因为操作简便性,越来越受大众欢迎,但是手动档车仍然以他的独特优势被很多车主喜爱。手动档车操作的趣味性是自动挡车所无法替代的,但是想要体会手动档车带来的驾驶乐趣,就要掌握正确的开车换挡技巧,这不仅对车子的保养有好处,还能让车主更自如的掌控车子。

新手开车起步技术

切断离合器

发动机启动运转正常后,经确认汽车周围无障碍,具备汽车起步的一切条件,用左脚将离合器踏板踩踏到底,使离合器分离。如果离合器踏板未踩到底,离合器不能分离,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与变速器之间半联动,此时换挡,不仅变速器会发出齿轮撞击的异响声,同时还会对机件造成损伤。

变速器置入挡

将变速器换挡杆置入挡,如第一次换挡不顺利,可将换挡杆拉回空挡位置,紧接着进行第二次换挡,直至顺利完成。换挡动作要求准确、迅速,一定要辨认清楚变速器各挡位置,防止挂错挡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换挡动作要干脆利落,不要犹豫不决、拖泥带水。

放松手动制动器拉杆

先将手动制动器拉杆向上拉一点使保险锁松开,然后再将手动制动拉杆向前下方推,一直推到底,使制动器完全放松。此时要观察仪表盘上的手动制动器指示灯的指示状况,若指示灯亮,则手动制动器未完全放松,应进一步向前推手动制动拉杆,直到手动制动器指示灯熄灭。手动制动器如放松不,会产生制动拖滞现象,则使汽车不能顺利起步,就是勉强起步,在行驶中也会因手动制动器拖滞而使车速不能提高,同时还会造成手动制动器损坏。

观察汽车周围情况

汽车起步前,一定要观察周围情况,进一步确定是否安全。汽车前方情况可从前窗观察,一目了然,汽车侧方及后方情况可通过后视镜观察,或降下车窗玻璃将头伸出窗外观察。

试踩踏节气门(油门)踏板

左脚继续踩住离合器踏板,维持离合器脱离状态。用右脚尖踩下油门踏板,并注意倾听发动机运转声音的变化,油门踏板踩下去后,发动机转速应随之上升,验证油门踏板控制可上逐渐抬起,直到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完全消除,汽车稍微有一点抖动,证明离合器开始接合,此时要将油门踏板往下踩,然后,左、右两脚动作方向恰好相反,左脚向上继续缓慢放松离合器踏板,右脚配合缓慢向下踩油门踏板,动作宜缓和,不宜过急,以防汽车起步抖动。

起步后的处理

汽车平稳起步后,左脚应从离合器踏板上移下来,使离合器踏板完全放松,不要将脚闲置在离合器踏板上,因为左脚有时不由自主地稍微向下一用力,就容易造成离合器半联动,长此以往,很快磨坏离合器摩擦片。

汽车如何正确进行换挡?

(1)换挡操作规则

适时、准确、果断、迅速,切忌拖沓;先加速后加挡,先减速后减挡。

(2)增挡的操作方法

第1步:稍加油门。在换挡(加挡)前先转动油门把油门开大些,通过加一定量的油,使发动机备足适量的动力,以保障加挡过程中车速不致降低。

第2步:关闭油门。在稍许加油之后迅速把油门关掉,即用右手将油门转把向前下方一转到底。

第3步:迅速握紧离合器握把。几乎在关闭油门的同时,用左手4个手指(拇指仍握在转向把上不动)握紧离合器握把一握到底,尽快地把离合器脱开,为换挡做好准备。

第4步:踩下脚变速踏杆。左手握住离合器握把后,立即用左脚脚掌或脚后跟踩一下脚变速踏杆后踏杆,换到高速挡位。蹬的力量要恰到好处,动作要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更不可连续蹬踏。

第5步:均匀地放松离合器握把。左脚后跟踏下变速后踏杆后,左手立即松开离合器握把,及时平稳地接合已脱开的离合器,使发动机动力迅速传到后传动器上,为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做好准备。

第6步:加大油门。当左手放开离合器握把之后,右手将油门转把及时地向下后方转动,使关闭着的油门打开,开度要适中,不可过大或过猛。

(3)减挡的操作方法

第1步:握紧离合器握把,同时关小油门。

第2步:踏下脚变速踏杆前踏杆。用左脚尖踩下变速踏杆前踏杆,使变速器由高速挡位变换到低速挡位。

第3步:加大油门,放松离合器握把。

(4)换挡时的注意事项

①变换挡位时,要根据不同挡位的速度关系,掌握好换挡的时机。若换入高一级挡位时,车辆产生颤抖现象,甚至要熄火,这时应握紧离合器握把,把挡位降低,待车速提高以后再重新换入高一级挡位。若车辆换入低挡感觉有向后拖的现象,主要是车速高、挡位低而没有把车速降下来就减挡造成的,这不但消耗燃料也容易损坏机件。车速和挡位合适,就不会发生冲闯和熄火现象。

② 摩托车的换挡,应按顺序依次进行,不能跳过某一挡位越级换挡。不要用力过猛硬踩变速器踏杆(猛拉变速杆),更不允许用脚使劲踹。

③ 换挡操作时,两眼应始终保持平视前方,不得低着头看、左顾右盼或分散注意力。

④各挡行驶速度应控制在规定的速度以内,见表2-1。摩托车大部分采用的是风冷却,1、2挡时的驱动力大而速度慢,所以发动机温度上升较快,燃料消耗也较多,如果长时间用1挡行驶对发动机损害较大。因此,用1、2挡的时间不宜过长。

表2-1 摩托车行驶速度与挡位关系

如何正确换挡

手动档汽车的换挡技巧在网上已有很多讨论,涉及到的方面也林林总总。归纳一下的话,我觉得不外乎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换挡时机,即何时加档何时减档;二是换挡本身的操作,包括换挡时油门离合器的配合等。前一个问题主观性强,属于“软”范畴,对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一个问题则技术性强,相对“硬”一些,有一定的机械规律可循。

目前生产的汽车,变速器都配有同步器。变速器有了同步器后,有效地避免了齿轮的撞击,大为简化了换档操作。现在,不管是加档还是减档,换挡时不必再用传统的两脚离合法而普遍使用一脚离合法(这不应理解为是对两脚离合法合理性的否定),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换挡时的困难。既然如此,但为什么还经常听到一些网友说自己换挡时车辆有诸如前冲(窜车)、顿挫(搓车)等冲击现象呢?我觉得毛病十之八九还是出在换档操作上。下面结合一点儿理论和自己的驾驶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为便于探讨,我把一脚离合法的换挡过程大致分解为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踩离合(器),松油门;

第二步:换挡;

第三步:抬离合、加油。

以上三个步骤中,哪一步可能产生冲击呢?下面试着一步一步地逐个分析。

第一步:踩离合(器),松油门

这一步有可能产生冲击。产生冲击的原因是踩离合松油门的顺序不对。如果先松油门后踩离合,由于发动机停止供油而离合器未分离,可能出现“反拖”即发动机制动现象,这会产生“顿挫”冲击感。当档位较高(如四、五档行驶)时,发动机制动作用较轻,不会有多大感觉,但档位较低(如二、三档行驶)时,“顿挫”感就会比较明显。

踩离合松油门的正确操作方法是,踩离合和松油门应同时(或几乎同时)进行。就算要排个先后次序,也应是踩离合在先,松油门在后。注意,松油门的时间不能太滞后,否则,由于踩下离合后相当于卸去了发动机的负荷,而油门又未及时松开的话,发动机转速会迅速升高。这时烧的油算是白费了。

踩离合、松油门后,发动机转速随之开始下降。

第二步:换挡

这是整个换挡过程中的实质性步骤。正常情况下,由于同步器的作用,一对待啮合的两个齿轮(从赛欧车变速器的实际构造来看,实际上是变速器输出轴上的同步器结合套和待换入档位齿轮上的齿环)在转速未达到同步前是不会接触的,因此不会产生齿轮撞击(同步器的同步原理,虽不是特别复杂,但如不配上一两幅插图什么的,倒还不容易把它说清楚。不过仅就同步原理来说,这对我们并不太重要,不说它也罢)。转速同步后,两齿轮会顺利啮合,所以这一步不会产生什么冲击。

不仅如此,换挡时如操作(施力大小、换入时机)得当,还会产生类似换挡杆被自动吸入到位的感觉,这对驾驶者来说,不啻为一种“快意”。

这里把变速器内待啮合两齿轮转速的同步称为“变速器同步”,以与后面要提到的另一种同步相区别。

第三步:抬离合、加油

这是容易产生冲击的一个阶段,抬离合的控制非常关键。我认为,抬离合的控制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抬离合的时机,另一个是抬离合的操作。

抬离合的时机

抬离合的时机是指换入新档位后(即上面第二步),何时抬起离合器进入半离合状态。

当踩下离合器将变速器手柄换入新档位时,变速器内待啮合两齿轮的转速是被同步器同步后才顺利啮合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摩擦片(以下简称离合器片)的转速也同步了,绝大多数场合,两者仍存在较大转速。于是,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当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片转速达到同步时就应是抬离合的理想时机。

那么,怎样才知道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片转速达到同步了呢?很显然,这需要了解换挡时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片转速是如何变化的。

踩离合、松油门后,发动机转速很自然地随之下降,其变化通过发动机转速表就可一目了然,这比较单纯和简单。从踩离合、松油门后至换入新档位时的这段时间内,离合器片的转速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下面我们举一个实际例子来分析一下。

赛欧车在发动机2500转时由二档换三档。

赛欧车以二档、发动机2500转行驶时,按计算,车速约为32km/h。二档时,离合器片是经二档齿轮付(一对大小齿轮,速比为1.96)与变速器输出轴相连的,换入三档后,离合器片则改由三档齿轮付(速比为1.322)与变速器输出轴相连,虽然此时车速仍为32km/h(按上面的假设),但由于三档速比的关系,离合器片的转速发生了相应变化。按车速32km/h反推计算,离合器片的转速应下降为1686转。

为便于理解上述这段话的含义,下面列出换挡前后的简略传动路线以及各主要传动环节处的相应转速(有一点四舍五入误):

二档时:

离合器片(2500转)→ 变速器输入轴 → 二档小齿轮(2500转)→ 二档大齿轮(1276转)

→ 同步器 → 变速器输出轴(1276转)→ 速器 → 车轮 → 车速 =32公里

另,二档行驶时,三档齿轮付虽同样在旋转,但三档大齿轮并未与变速器输出轴相连,处于空转状态,其连接路线及转速如下:

离合器片(2500转)→ 变速器输入轴 → 三档小齿轮(2500转)→ 三档大齿轮(1891转)

三档时:

换三档时,在同步器的作用下,三档大齿轮的转速(1891转)被强制同步到变速器输出轴转速(1276转)后即可换入三档,于是:

离合器片(1686转)← 变速器输入轴 ← 三档小齿轮(1686转)← 三档大齿轮(1276转)

← 同步器 ← 变速器输出轴(1276转)← 速器 ← 车轮 ← 车速 =32公里

通过这么一比较就应该很清楚了,换入三档后,离合器片的转速由换挡前的2500转降低到1686转,足足下降了2500-1686=814转。下降量几乎相当于整个怠速转速,不可谓不小。

这就是二档换三档档过程中离合器片转速的变化情况。

知道了换挡后离合器片的确切转速,就知道了抬离合的时机。既然知道了抬离合的时机,剩下的操作其实就很简单了,只需在发动机转速下降到离合器片转速时抬离合就行了。按上例,其过程如下:

第一步:踩离合,松油门。

说明:踩离合、松油门前车速为32公里,发动机转速为2500转。踩离合、松油门后,发动机转速开始下降。

第二步:迅速将变速手柄由二档推入三档。

说明:换入三档后,由于车速仍为32公里,按32公里和三档速比计算,此时离合器片的转速已降为1686转。

第三步:观察发动机转速表,当转速下降到1686转时,按抬离合的操作要领进入半离合状态。

说明:由于是观察转速表,所以只能大约以1700转左右为准。

可以看出,这种换挡方法与一般换挡方法的区别仅在第三步,它是看着转速表,等待发动机转速自然下降到离合器片转速时再进行抬离合操作的。打个比喻的话,这种操作方法就象在发动机与离合器片之间装设了同步器一样,只不过同步器的扮演者不是机器而是人。

上面的情形是加档时的例子,减档是加档的逆过程,将上例倒个个儿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减挡后,离合器片的转速不是降低而是升高了。例如,车速同为32km/h时由三档换二档,换挡前离合器片转速为1686转,换挡后离合器片转速升高到2500转。因此,减档时的情形与加档时截然不同。减档时,要想使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片转速同步,只有靠主动地踩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才可能实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而加档时是被动地等待发动机转速的自然下降。

如上所述,换挡后,在新档位速比条件下,离合器片转速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随不同档位互换和不同车速而不同。按变速器各档速比的变化特点,可以归纳出离合器片转速变化的两个规律:加档时,离合器片转速较换挡前降低,减档时,离合器片转速较换挡前增高;不管是加档还是减档,档位越低,转速变化范围越大。

为叙述方便,以下我把换入新挡位后发动机转速向离合器片转速“靠拢看齐”,进而趋于同步的过程称为“离合器同步”,此时的离合器片转速称为“同步转速”,相应地,根据同步转速控制抬离合时机的换挡方法就称之为“离合器同步换档”。

好了,话说至此,希望大家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那就是,整个换挡过程中,不管是加档还是减档,传动系统中有两处的转速需要同步。一处是变速器内部待啮合齿轮的转速需要同步,即上面曾提到过的“变速器同步”,它由同步器完成,无须我们操心;另一处就是这里所说的发动机与离合器片之间的转速也需要同步,即“离合器同步”,这得靠驾驶者自己来控制。

离合器同步后,发动机转速等于同步转速,此时抬离合进入半离合状态不仅可使离合器的结合过程平顺柔和无冲击,而且其的好处在于发动机飞轮与离合器片之间没有了转速,离合器摩擦元件的磨损可降到程度。

离合器同步时抬离合如果操作得当,您会发现,当进入半离合状态时,发动机转速表指针会维持在同步转速左右,不会有太大的上下摆动。如果转速表指针上下摆动过大,说明抬离合时机不对。

离合器片转速与车速之间仅存在简单的比例关系,所以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片转速的不同步,换句话说就是发动机转速(n/min)与车速(km/h)的不“匹配”。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说法,即换挡时车辆产生前冲或顿挫等现象是“车速不匹配”引起的,我想大家此时所说的车速不匹配,其实质应该就是意指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片转速的不同步,或者说是发动机转速与车速(即同步转速)不匹配。

例如,如果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过程很快,在发动机转速尚未下降到同步转速时就抬离合,且抬离合操作过快,发动机转速表指针由上向下快速摆动至同步转速,车辆可能会有“前冲”或“抖动”感。与顿挫现象的原因恰恰相反,前冲或抖动总是因为发动机转速大于同步转速所引起的。前冲感可能出现在发动机转速与同步转速相较大时,发动机迫使车辆向前串了一小步;抖动感则可能出现在发动机转速与同步转速相不大时,此时发动机想“拉汽车一把”,但无奈油门已闭而无能为力。为避免冲击,此时必须“稍安勿燥”,在发动机转速降低到接近同步转速时再行抬离合操作。

再例如,在实际操作中如因某种原因(如换挡不熟练)导致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过程延长,在执行第三步时发动机转速可能已下降至同步转速以下,甚至可能已下降至怠速转速,此时抬离合至半离合状态,发动机转速表指针由下向上摆动至同步转速,如再加上半离合控制不好(过快),车辆会出现“顿挫”现象。产生顿挫的原因,一般说来,总是同步转速大于发动机转速,离合器片在汽车惯性作用下企图“推着”发动机提速运转,从而引起了发动机制动。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必须在抬离合至半离合前或在抬离合的同时缓缓踩下油门踏板,使发动机转速回升并保持在同步转速左右。

根据情况,在抬离合至半离合前或在抬离合的同时缓缓踩下油门踏板这一操作,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油离配合问题。油离配合对换挡过程来说非常重要。例如上面讲到的减档时的情形就是如此。减档时,发动机转速始终低于同步转速,这就必须靠适当加油来提高发动机转速以减小离合器结合时的冲击。减档时比加档时更容易出现顿挫现象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另外,即便是在同步转速时抬离合,因为只要离合器一开始结合,就会或多或少增加发动机负荷,如果此时油门不及时跟进,可能导致发动机转速继续下降(发动机转速损失)而引起顿挫。为避免顿挫,也为了保证加速过程的连续性(即加速过程不因换挡而出现瞬间停顿),应根据情况在抬离合的同时适当给油,以使离合器结合时发动机转速能稳定在同步转速上,这样做既可防止冲击,又可使后续加速“跟得上”。这些,初学者们往往都容易忽视(或是无暇顾及)。如果您换挡时经常出现顿挫现象,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了。

实际驾驶中,道路情况千变万化,驾驶者的操作于细微处也五花八门,引起换档冲击可能还有其它一些原因,不可能一一细说。总而言之,不管是出于操作上的何种原因,只要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片转速不同步,就可能引起抬离合时的冲击。追根溯源,离合器不同步是“罪魁祸首”。

话说回来,尽管抬离合的时机不对可能引起上面所说的诸如顿挫、抖动等冲击现象,但即便是抬离合时机没有掌握好,我们仍然可以在抬离合时通过对半离合状态的控制,靠离合器弹簧的缓冲和摩擦元件的相对滑磨来缓和、吸收和消减这些冲击。作为普通驾驶者,在平常操作实践中我们恐怕有意无意地也是这么做的。

尽管可忽视抬离合时机而仅靠抬离合的操作控制也可使离合器结合过程平顺,但这显然是以增加离合器摩擦元件的磨损为代价的。为减小离合器的磨损,为追求完美的操作技巧,为享受至上的驾驶乐趣,了解离合器同步换档的概念,在正确的抬离合操作基础上,必要时辅以这种方法对抬离合时机加以控制,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从原则上讲,离合器同步换挡法在不同车速(或发动机转速)、不同档位以及加档或减档时都可运用。但作为普通驾驶者的一般驾驶,只要不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更快超车而减档加速;为利用发动机制动而越级减档等),或强调速度和驾驶技巧的场合(象选手在弯道上的高车速减档),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在任何时候都刻意地去采用它(不过,离合器同步的概念还是应该记住的喔!)。例如,在低转速(2000转以下)换挡或位换挡(如四档换五档)时,由于发动机转速与同步转速的别不大,似乎没有必要采用这种方法,只需在抬离合时控制好半离合状态就行了。另外,由于减档时我们一般都是在降低速度后再进行的,似乎也没有太大必要采用这种方法。就平时驾驶而言,在大油门高转速加挡时(例如,从坛子里知道许多网友习惯在发动机2500转或以上时加档),这种方法就比较适用了。

离合器同步换挡法在初的学习和熟练过程中,需要特别观察发动机转速表,这可能分散注意力,愿意体验一下这种方法的网友读者在驾驶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切记切记!

当根据车速、档位和发动机声音可以掌握抬离合时机(或油门轻重)后,就没有必要再老是看着转速表换档了。

解决换档顿挫的简单总结

顿挫的原因:

抬离合时,发动机转速与当时的车速不匹配,即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片转速存在转速。大部分场合是发动机转速低于离合器片转速。

知道了原因就可找到解决的办法。

只要换入新档位后,在抬离合器至半联动时,使发动机转速等于或稍高于离合器片转速,就可有效地防止顿挫。

解决办法:

简单地说,解决换档顿挫感主要的两个方法是:

第一、离合器抬至半离合时稍微停顿一会(这是被动的吸收转速);

第二、抬离合器过程中稍稍压住油门,适当地加点儿油(这是主动的减少转速)。

这两点大家可能都很清楚,但据我观察,在实际操作中第二点往往容易被忽略,不知你是否也如此?

两者要配合好,有意识地注意练习实践一下,相信能够解决问题的。

当然,要想精益求精的话,抬离合的时机也是需要注意的。但由于抬离合时机与档位、车速、换档快慢等有关,对于新手或经验不足者可能有点儿勉为其难,平常行驶时就不要刻意去追求完美了。在大油门高转速加档(超过2500转甚至更高)时,有兴趣的话,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

我曾经兼当过驾驶教练,知道新手或经验不足者往往希望有一个操作定式,只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去按着它操作进行了,所以上面的解释可能不一定使你满足,那么下面给你一组不是很准确的大概数据,换档时可以试一试。

假定在2000-2500转加档,换入新档位后抬离合时的发动机转速应比换档前的发动机转速下降:

一挡换二档,1000转(发动机转速表下降5小格。以下类推);

二档换三档,800转(下降4小格);

三档换四档,600转(下降3小格);

四档换五档,400转(下降2小格)。

虽然抬离合的过程很快,但毕竟需要一定时间,这段时间内发动机转速在继续下降,所以抬离合应稍许提前,不要刚好等到转速下降到位时再抬,不然就滞后了。

例如,二档换三档,2500转时踩离合松油,摘二档入三档,当转速下降到1900转左右时就开始抬离合,离合抬至半联动时,转速就刚好下降到1700转左右。如果配合得好,你会发现,离合抬至半离合时,发动机转速表指针基本稳定在1700转左右,不再上下过多摆动,因为发动机1700转左右的转速与当时的车速(在三档条件下)是匹配的。这时,既不会有顿挫感,离合器片的磨损也降到小。

换档转速与的矛盾

在城市中很难挂5档运行,确实,如果2500转的话5档应当就是90的时速了,在城市中很难达到的。所以建议大家在城市中尽量采用4档运行,只有使发动机保持扭距才能使燃烧充分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并且始终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有时候看见其他同学低速的运行车辆,让变速箱的小齿轮忍受的传输动力,真的很心疼。我宁可低档高速也决不低速运行,这不是省那么一丁点汽油的问题而是损坏了整个变速和传动系统。

根据汽车速度适时换挡。 一般情况下,起步挂一档,当行驶了几米后接着换二档;当车速达到20迈以上35迈一下换三档;车速达到35迈以上,45迈一下换四档;车速达到45迈以上换五档。

以上是普通的五档变速汽车,对于6档以上的汽车,车速每提高约15迈就可加一个档。另外换挡时要看好发动机的转速,在2500转左右时及时换挡。

有时候开着开着车发现车辆有些发抖,说明发动机正处于低速高负荷运转,要根据实际情况立即降低一到两个档位;

换挡的同时,离合器、油门要配合好,离合器踩到低紧接着松开油门踏板,然后迅速的换到相应的档位。换完档要立即松开手,不要长时间放在变速杆(俗称档靶子)上,否则容易损坏变速杆。

正确换挡操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1离合应踩到底后进行换挡操作。

2换挡的时候根据当前速度进行加档~降档操作。

3换到需要的档位后在抬起离合器,不要在档位还没有到位就抬起离合器。

另外需注意在行车中换挡时,操纵离合器踏板应迅速踩下并抬起,不要出现半联动现象,否则,会加速离合器的磨损。

手动车,

.一定要脚紧离合器才能帮动换档柄。

自动波就好容易了,右手按着换档柄上的按钮,就可以随意换上你需要的档位了。

汽车怎么换挡步骤

汽车换挡步骤如下:1、根据汽车速度适时换挡。一般情况下,起步挂一挡,当行驶了几米后接着换二挡;当车速达到20迈以上35迈一下换三挡;车速达到35迈以上,45迈一下换四挡;车速达到45迈以上换五挡。以上是普通的五挡变速汽车,对于6挡以上的汽车,车速每提高约15迈就可加一个挡。另外换挡时要看好发动机的转速,在2500转左右时及时换挡;2、有时候开着开着车发现车辆有些发抖,说明发动机正处于低速高负荷运转,要根据实际情况立即降低一到两个挡位;3、换挡的同时,离合器、油门要配合好,离合器踩到低紧接着松开油门踏板,然后迅速的换到相应的挡位。换完挡要立即松开手,不要长时间放在变速杆(俗称挡靶子)上,否则容易损坏变速杆;4、掌握正确的换挡手型。很多驾驶员往往忽略换挡的手型,有时随便用两三个手指拨一拨就换挡,这样很不规范也不安全。正确的换挡手型是掌心向下覆盖住挡靶子的头部,五指握紧挡靶子,然后进行换挡;5、换挡要换到位。有时我们长时间开车会换挡很随意,挡位没有卡准就抬离合器,这样对变速器损害很大。因此换挡时一定要换到位,换挡时一定要把离合器踩到底。一般来说挂1挡向左再向前推进去挂挡;挂2挡向左再向下推进去挂挡;挂3挡在回空挡的基础上直直的向上推进去;挂4挡在回空挡的基础上直直的向下推进去;挂5挡向右直推再向上推进去;6、熟悉比较特殊的倒挡挂法。不同车辆有不同的挂倒挡方式,有的车辆向右直推再向下拉进去挂挡;有的车辆倒挡在1挡的位置还要靠左,即比1挡还向左推进一格再向前挂挡;有的车辆挂倒挡需要用中指和无名指提起挡靶子下面的按钮,再向左向前推挂挡;还有的车辆需要按下挡靶子,然后向左向前挂挡或向右向后推进去挂挡。

汽车如何换挡步骤

换挡:如何正确操作在开车的过程中,换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正确进行换挡,这可能会导致汽车发生不必要的冲击或者损害汽车的变速器。下面将介绍正确的换挡步骤和技巧。换挡的步骤换挡通常需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踩下离合器并放松油门。第二步:换档。第三步:加油并松开离合器。误操作带来的后果当然,在执行换挡的过程中,一些误操作可能会导致汽车发生不必要的冲击或者损坏变速器。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误操作:1.踩离合器和松开油门的顺序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制动产生冲击感。2.踩离合器后不及时放松油门,会浪费很多燃料。3.换挡时没有把离合器踩到后,可能会损坏变速器。4.在低速高负荷运行时换挡不及时,会导致汽车抖动等问题。换挡的技巧除了正确的换挡步骤之外,还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完成换挡。1.确定优先顺序,先踩下离合器再放松油门。2.放松油门的时间不要太晚,否则会浪费不必要的燃料。3.在换挡时,要把离合器踩到后,以免损坏变速器。4.换挡时要掌握正确的手型,可以采用手掌朝下覆盖目标头部,五指握住目标后再换挡的方法。5.不要长时间放置在变速杆上,以免损坏变速器。6.注意不同车型的挂法,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总之,正确的换挡步骤和技巧可以让你在开车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和安全。

汽车换挡时的正确操作

目前上路的新司机越来越多,车后随处可见“新手”“实习”“磨合”的身影。新司机在路上真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

在右挡,大部分都是设计成五速车,一挡速度在10公里左右。比如0到1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一档范围内,10-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二档范围内。第三档20-30公里/小时;四档30-40公里/小时;50-上限在五档范围内,上限受汽车马力限制。换挡到一定档位后,汽车即使不踩油门也能保持同速行驶,所以档位是汽车前进的驱动力,油门只在当前档位加速。

下面是我们课题3中测试车的档位布局示意图:1-3-5 >-0-1档,向左下移动再向上移动(一个直角);1档-> 2档,直接向下移动到底(向左下推到底);二挡->三挡,上移半步,等待弹簧复位变速杆再上移到底;3挡-> 4挡,直接向下移动到底(直下到底);4 ->5、上移半步,向右移到底,向上移到底;空挡->R挡,右移到底,下移到底。换挡要点,从低档到,必须从一级换到另一级,不允许过顶。当速度增加时,一定要换挡。但是,从高挡换到低挡,可以根据车速跳档,比如直接从5挡换到2挡或3挡。

换挡常见错误:1。换挡,向下看变速杆。二:长时间低速行驶。三:换挡时离合器不能踩到底。四:换挡方向偏。五:不能一次换挡的时候使劲推,使劲拉。六:变速杆到空档时,前后摆动。七:越级和移位。八:车还没停,倒挡。(容易导致齿轮损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7376316371@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