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行攻略 >

结晶的定义化学 结晶的定义化学九年级课本

化学 什么叫结晶

结晶

结晶的定义化学 结晶的定义化学九年级课本结晶的定义化学 结晶的定义化学九年级课本


结晶的定义化学 结晶的定义化学九年级课本


[解释]1.物质从液态(溶液或溶融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

2.晶体,即原子、离子或分子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而形成的固体。也叫结晶体。

3.比喻珍贵的成果。例如:劳动的结晶/爱情的结晶。

晶体形成的过程称为结晶。结晶的方法一般有2种:一种是蒸发溶剂法,它适用于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大的物质。沿海地区“晒盐”就是利用的这种方法。另一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此法适用于温度升高,溶解度也增加的物质。如北方地区的盐湖,夏天温度高,湖面上无晶体出现;每到冬季,气温降低,纯碱(Na2CO3·10H2O)、芒硝(Na2SO4·10H2O)等物质就从盐湖里析出来。在实验室里为获得较大的完整晶体,常使用缓慢降低温度,减慢结晶速率的方法。

人们不能同时看到物质溶解和结晶的宏观现象。但是却同时存在着组成物质微粒溶解与结晶的两种可逆的运动通过改变温度或减少溶剂的办法,可以使某一温度下溶质微粒的结晶速率大于溶解的速率,这样溶质便会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结晶知识集

结晶

在结晶和重结晶纯化化学试剂的作中,溶剂的选择是关系到纯化质量和回收率的关键问题。选择适宜的溶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选择的溶剂应不与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例如脂肪族卤代烃类化合物不宜用作碱性化合物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醇类化合物不宜用作酯类化合物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也不宜用作氨基酸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

2. 选择的溶剂对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在热时应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而在较低温度时对欲纯化的化学试剂的溶解能力大大减小。

3. 选择的溶剂对欲纯化的化学试剂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或是溶解度甚大,在欲纯化的化学试剂结晶和重结晶时留在母液中,在结晶和重结晶时不随晶体一同析出;或是溶解度甚小,在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加热溶解时,很少在热溶剂溶解,在热过滤时被除去。

4. 选择的溶剂沸点不宜太高,以免该溶剂在结晶和重结晶时附着在晶体表面不容易除尽。

用于结晶和重结晶的常用溶剂有:水、甲醇、乙醇、、丙酮、、、冰醋酸、二氧六环、、苯、等。此外,甲苯、、、、二甲亚砜等也常使用。和二甲亚砜的溶解能力大,当找不到其它适用的溶剂时,可以试用。但往往不易从溶剂中析出结晶,且沸点较高,晶体上吸附的溶剂不易除去,是其缺点。虽是常用的溶剂,但是若有其它适用的溶剂时,不用,因为一方面由于易燃、易爆,使用时危险性特别大,应特别小心;另一方面由于易沿壁爬行挥发而使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在瓶壁上析出,以致影响结晶的纯度。

在选择溶剂时必须了解欲纯化的化学试剂的结构,因为溶质往往易溶于与其结构相近的溶剂中―“相似相溶”原理。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而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相反,非极性物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而难溶于极性溶剂中。这个溶解度的规律对实验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欲纯化的化学试剂是个非极性化合物,实验中已知其在中的溶解度太小,不宜作其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这时一般不必再实验极性更强的溶剂,如甲醇、水等,应实验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丙酮、二氧六环、苯、等。适用溶剂的终选择,只能用试验的方法来决定。

化学中什么是“结晶”?带结晶水的物质性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结晶水的出现?

(1)结晶就是已经溶解的溶质,由于溶液温度下降、溶剂蒸发减少等因素的影响,而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2)带有结晶水的物质的性质:①有些结晶水合物加热时会自行熔化,这种溶质溶解于结晶水所形成的溶液(如Na2S2O3·5H2O的熔化);②有些结晶水合物在空气中会逐渐自动失去结晶水,这种过程叫做风化,例如十水合碳酸钠Na2CO3·10H2O

=Na2CO3

+10H2O;②很多结晶水合物在加热时会逐渐失去水分子,终转变为无水物,例如五水合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CuSO4·3H2O

→CuSO4·H2O

→CuSO4(无水硫酸铜,白色);还有很多强酸弱碱盐的结晶水合物在加热时发生水解反应,终会得到金属氧化物,而不是无水盐,例如六水合氯化镁:MaCl2·6H2O

→MgO

+2HCl

+5H2O,如果要得到MgCl2,则需在加热时不断通HCl气体以抑制Mg(2+)的水解。

结晶的定义

物质从液态(溶液或熔融体)或气态中形成晶体,叫做结晶。结晶作常用于提纯固体物质。结晶的作顺序是:

(1)把要纯化溶于热的适当溶剂中;

(2)将热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物质;

(3)让滤液缓慢冷却,析出结晶;

(4)滤出晶体、干燥并检验晶体的纯度。

如果纯度未达到要求,就再行结晶。结晶除了用于提纯无机物或有机物外,还用于制备特殊的晶体,如红外光谱仪上需用的氯化钠、溴化钠等晶体,制半导体的晶体锗和晶体硅,激光技术用的氧化铝晶体。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不多的物质,如氯化钠、、碳酸钾等,可用蒸发溶剂使溶液浓缩而析出晶体。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减小的物质,如、、等,冷却它的饱和溶液或浓溶液,使溶质从溶液里形成晶体而析出。一般结晶速度慢些,晶体就大些,晶体比较完整。

结晶什么意思

①(动)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

在化学里面,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

②(名)晶体。③(名)比喻珍贵的成果:劳动的~|心血的~。

【造句】

1、这条铁路的竣工是中西合璧的结晶。

2、长城是我国劳动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3、伟大的作品是艺术家匠心独运的结晶。

4、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智慧的结晶。

5、真是一块美丽的矿石结晶啊!

6、长城是我国智慧的结晶,不管是谁看了都会大呼:“太神奇了!”。

7、海水经过晒制可以结晶出粗盐。

结晶的定义及原理

一、结晶的定义及原理

1、结晶的定义: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溶质因溶解度降低导致溶液过饱和,从而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

2、结晶的原理:

冷却结晶: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将热的饱和溶液冷却,溶质会因为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下降而结晶析出。

蒸发浓缩:通过减少溶剂的量,使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二、 结晶的相关例题

除去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应使用的方法是___

A、结晶 B、蒸发溶剂 C、过滤 D、蒸馏

答案:C

解析:只有过滤可以直接除去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其他三项为分离溶液中相溶物质的方法,故答案为C。

结晶的定义是什么?

结晶,是指从过饱和溶液中凝结,或从气体凝华出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的固体(晶体)的过程。

在自然环境下,气温的下降压力的作用,都会造成结晶。结晶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包括成核和晶体生长期),时间也有所不同。

大多数矿物质和有机分子容易结晶,所得晶体通常质量良好,即没有可见缺陷。然而,较大的生化颗粒,如蛋白质,通常难以结晶。分子结晶的难易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子力(在矿物质的情况下)、分子间力(有机和生化物质)或分子内力(生化物质)的强度。

结晶也是一种化学固液分离技术,其中发生了溶质从液体溶液到纯固体结晶相的传质。在化学工程中,结晶发生在结晶器中。因此结晶与沉淀有关,尽管结果不是无定形或无序的,而是一种晶体。

结晶亦是一种分离固态和液态物质的技术,其中溶质由溶液中转移至纯净的晶体里。不少自然过程都涉及结晶:

1、天然晶体的形成 (如矿物、宝石等)。

2、雪花的形成。

3、蜂蜜的结晶。

如饱和溶液的气温下降速度慢,会形成一颗较大的晶体;如气温急剧下降,会形成小晶体。而小晶体可以放进饱和溶液充当大晶体的种子。 而重结晶或再结晶是重复结晶作用,用以准备纯度更高的结晶。

人工形成

结晶过程只能在过饱和和饱和溶液里发生。晶体可借由冷却过饱和溶液后结晶所得。在工业上,改变溶液的pH值也是常见的结晶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7376316371@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