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驾攻略 >

测绘工作流程图 测绘业务流程

测量阶段m的主要工作

工作如下:

测绘工作流程图 测绘业务流程测绘工作流程图 测绘业务流程


测绘工作流程图 测绘业务流程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定义缺陷、收集有关产品或过程现状的(底线)数据,确定改进的目标。所谓M(Measure)测量阶段:测量现有设计满足CTQ's的潜在能力,在新产品设计时,测量阶段可能尚未有成型的设计方案,但可运用QFD, FMEA、故障树等技术对新方案满足CTQ的能力进行预测。

测量阶段的基本工具有:

1、流程图。

2、失效模式和结果分析(FMEA)。

3、鱼骨图(因果图)。

4、结构树。

5、测量系统分析。

6、利用头脑风暴法确定潜在的“x's”。

7、合理分组。

8、计算短期和长期能力。

SixSigma的测量阶段主要讲什么?

六种流程映射;在六西格玛第二阶段的测量阶段,一般采用采用哪一阶段的过程流程图,一般包括宏观流程图、动态流程图和详细流程图。

过程流程图一般在六西格玛的第二个阶段即测量阶段Measuring用,一般包括宏观流程图,动线流程图,详细流程图。

六种流程映射;在六西格玛第二阶段的测量阶段,一般采用采用哪一阶段的过程流程图,一般包括宏观流程图、动态流程图和详细流程图。

过程流程图一般在六西格玛的第二个阶段即测量阶段Measuring用,一般包括宏观流程图,动线流程图,详细流程图。

过程流程图一般在六西格玛的第二个阶段即测量阶段Measuring用,一般包括宏观流程图,动线流程图,详细流程图。

过程流程图一般在六西格玛的第二个阶段即测量阶段Measuring用,一般包括宏观流程图,动线流程图,详细流程图。

测量工作程序和原则是什么?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很难回答。

工程测量基本程序是先控制测量,然后碎部测量。

施工方样要首先拿到放样点,确定放样方案,然后具体实施。

先闭合水准点和导线点,评无误后再进行实地测量

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

六西格玛培训中测量阶段流程图的目的是哪三个?

六西格玛培训测量阶段流程图

在定义阶段,我们绘制出了高层次流程图。在测量阶段,这张流程图要更加详细,就好像它是目前正在遵循的流程而非设计好的流程一样,这对定价项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他们有许多发现捷径和变通方法从而僭越正式流程的动机。这些取决于动机的捷径和变通方法有许多很好理由,但我们仍然需要绘制出现行的流程图,将它一览无遗地展现出来。由于团队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门,这样做对于理解和沟通定价流程是非常有益的。

流程图的目的有三个:

1. 仅仅是记录和传达事实情况,当我们提出建议时,这本身就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我们收集的有关流程图上的平均流量的数据越多越好——比如,每天的交易数量、每个月的合同数。例如,一位定价人员每天平均可能收到50份价格核准申请,但是的数量是10,而的是80,同样地,对申请作出反应的次数每天为40-60,像界定阶段一样,绘制详细的流程图表明我们做足了准备工作,但是还有其他好处。

2. 分析。从这个角度来看,关于要收集什么样的数据,流程图可以提供宝贵的指导,因为一些子流程可能会导致产出的很大变异。我们称这些子流程的产出为X1、X2等,而总体流程的产出为Y。我们之前提到的供应商——输入——流程——输出——客户(SIPOC)表,对于绘制流程图以及生成我们需要收集的X列表的数据都是很有帮助的。

3. 控制设计。我们可以收集数字,即使这些数字是主观的,用数字确定正在运行变通方法或捷径的人员的范围。这对于制订控制或重新设计流程使流程更加简单和快速也是有益的,这样做会消除采用捷径和变通方法的需要。有关捷径和变通方法的范围的数据收集可能会通过传闻,因此在纯粹主义者的眼里,它不是严格的六西格玛。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快捷和变通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人们有掩盖他们的踪迹,也因为流程中没有包括监测部分。

因此,绘制流程图对于项目团队而言是非常难的任务。以下是几个比较好的问题,团队可以向自已的成员提出这些问题,也可以向参与绘制流程图的其他人员提出这些问题,他们是:

1. 谁负责流程的这一部门。

2. 本部分流程的客户要求是什么。

3. 该流程图反映了现在的流程还是仅仅代表了美好的愿望。

4. 返工环节在哪里。

5. 有哪些非增值过程。

6. 目前实施了哪些控制。

量测内容与方法

一、工艺流程

量测工艺流程如图11-1 所示。

图11-1 量测工艺流程图

二、量测项目的选择

根据隧道的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编制量测。量测的内容应包括:现场量测的主要手段,量测仪表和工具及其选用,量测项目及方法的确定;施测部位和测点布置人员组织;测试方案和实施的测定;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量测管理等。量测应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现场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见表11-1。

表11-1 隧道现场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表 续表

注:上表中 1,2,3,11 项为必测项目,其余为选测项目。

进行隧道现场量测的隧道应按表11-2 所列项目进行量测项目的选择。

表11-2 量测项目选择表

注:◎必须进行的项目;○应该进行的项目;△必要时进行的项目;△其结果对判断支护是否保守有用。

三、工程地质与支护状况的观察

1.隧道开挖工作面爆破后应立即进行工程地质状况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地质描述。

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开挖面岩性的观察,特别是在软弱围岩条件下,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开挖面的地质调查,并绘出地质素描图,必要时进行拍照或录像。若遇特殊不稳定情况时,应派专人进行不间断地观察。观察的主要方面包括: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其产状;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坍塌;涌水的位置,涌水量,水压等;底板是否有隆起现象。地质素描应详细准确,如实反映情况,一般除前述内观察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的描述:

(1)代表性测试断面的形状,位置,尺寸及编号。

(2)岩石名称,结构与颜色。

(3)层理、片理、节理裂隙、断层等各种软弱面的产状、宽度、延伸情况、连续性、间距等。

(4)岩脉穿插情况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软硬程度及破碎程度。

(5)岩石风化程度、特点与抗风化能力。

(6)地下水的类型、出露位置、水量支护参数及循环时间。

(7)施工开挖方式方法,锚喷支护参数及循环时间。

(8)围岩内鼓、弯折、变形岩爆、掉块,以及坍塌的位置、规模、数量和分布情况,围岩的自稳时间等。

(9)溶洞等特殊地质条件描述。

(10)喷层开裂、起鼓、剥落情况描述。

2.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观察和记录,必要时进行裂缝描述。

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初期支护的状况进行观察,内容包括:有无锚杆被拉断或垫板脱离围岩现象;喷混凝土有无裂隙和剥离或剪破坏;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况;锚杆注浆和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洞钉观察包括对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以及地表水渗透等的观察。

3.以上两项观察为各类围岩都应采用的项应测项目。

四、隧道地表沉降量测

(1)量测方法是在地表测试范围内埋设沉降量测点,用精密电子水准仪和精密水准尺(铟钢尺)逐日进行水准测量,测出沉降值。

(2)地表沉降纵向量测区长度如图1-12 所示。地表下沉量测与洞内量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沿隧道纵向的间距一般为 5~20m,埋深越浅,间距应越小。

(3)地表沉降量测在横断面上的测点布置如图11-3 所示。

五、隧道净空变化(收敛)量测

各级围岩隧道开挖后均应进行周边位移与拱顶下沉的量测。

量测断面的间距视隧道长度,地质变化情况而定。一般Ⅵ级围岩间距为 10m;Ⅴ级围岩间距为 15m间距布点;Ⅳ级围岩间距为 30m;Ⅲ级围岩间距为 50m,Ⅱ级围岩间距为 100m。

图11-2 地表沉降纵向量测区长度图 图11-3 地表沉降量测横断面测点布置图

收敛量测测点与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

收敛量测的基线视围岩条件可选择1 条、2 条或3 条,多选6 条,如图11-4 所示。测点与基线的布置可视具体施工方案的变化进行修改和调整。

图11-4 收敛量测测点与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图

埋设测点时,先在测点处用人工挖孔或凿岩机开挖孔径为40~80mm,深为25mm的孔。在孔中填满水泥砂浆后插入收敛预埋件,尽量使两预埋件轴线在基线方向上,并使预埋件销孔轴线处于铅垂位置,上好保护帽,待砂浆凝固后即可量测。

位移量测是采用隧道净空变化测定计(简称收敛计)来进行。目前国内使用的收敛计种类很多,但大致可分为三类,即重锤式、弹簧式和应力环式。现以弹簧式收敛计为例,说明其施测步骤,如图11-5 所示。

图11-5 弹簧式收敛计施测步骤图

1—壁面埋腿;2—球形测点;3—本体球铰;4—张紧力指示百分表;5—张紧弹簧;6—调距螺母;7—距离指示百分表;8—钢带尺限位装置;9—带孔钢带尺;10—尺头球铰;11—风带尺尺架

(1)先在隧道周边围岩表面凿一孔径为 40~50mm,深为 200mm 的孔,在孔内填塞水泥砂浆后插入测杆作为今后量测的基准点,设置时应尽量使两测杆轴线在连线方向上。

(2)将收敛计用销子连接到两测杆端头上,安装好收敛件。

(3)旋紧调距螺母使张紧力指示百分表的读数到达收敛计使用说明中的规定值,下百分表读数,然后松动旋动调距螺母,重复测试3 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值记R0。

(4)经过一定时间后,重复上述步骤测其观测值,并取其平均值Rt。则这段时间内隧道的收敛值为: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

(5)当温度变化大时,必须对百分表读数进行温度修正,即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

式中,R为修正后的百分表读数;R′为百分表读数;t0为初始读数时的温度;t为再次读数时的温度;L为量测基线长度;α为钢尺或铟钢丝的线膨胀系数,可取α=1.2×10-5(或按钢尺厂说明书取用)。

(6)当收敛值较大,钢尺须另换一个孔位(百分表读数大于钢尺孔距)时,为了消除钻孔间距的误,在换孔前要先测读一次,计算出收敛值u,换孔后应立即再测读一次,作为以后计算收敛值时新的初始读数R0,经过一定时间后,再记录百分表读数,取其平均值为Rt,则这段时间内的隧道收敛值ut为: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

六、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是通过在洞室周边围岩内钻孔,埋设单点或多点式位移计的方式进行。

本项量测采用位移计进行。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岩体内部某一点的位移状态,通过与之固定在一起的位移计(图11-6)引至岩体外部,以测出隧道周壁与岩体内部某一点间的相对位移。

位移计多须采用电传感的测读装置进行遥测。

图11-6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方法示意图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量的测孔,一般应与收敛量测基线相应布设,以便使两项测试结果能够相互验证,协同分析与应用。围岩内部位移量测测孔布置如图11-7 所示。

图11-7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测孔布置图

七、围岩与支护接触压力以及喷射混凝土层应力量测

1.量测目的

围岩与支护接触压力量测的目的是了解隧道开挖后围岩压力沿洞室周边分布规律,围岩应力重分布的时间效应与空间效应,判断围岩的稳定性,以及围岩压力与支护的相互作用关系。

喷射混凝土量测的目的是了解喷层的变形特性以及喷层的应力状态;掌握喷层所受应力的大小,判断喷射混凝土层的稳定状况。还可提高对喷射混凝土作用机理的认识。

2.量测方法

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接触压力量测是采用在支护结构背后埋设压力盒的方法进行。

喷射混凝土层应力量测是将应力计直接埋入喷射混凝土层中,待喷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即可用接收仪器进行量测。

围岩与支护接触压力以及喷射混凝土层应力量测断面的测点布置如图11-8 所示。

图11-8 围岩与支护接触压力以及喷射混凝土层应力量测点布置图

八、钢支撑受力量测

本监测项目主要针对Ⅳ~Ⅵ级围岩进行。

隧道型钢支撑内力量测采用表面应变计进行量测;隧道格栅钢支撑内力量测采用钢筋计进行量测。

每个断面布 5个测点如图11-9 所示。

图11-9 钢支撑应力量测测点布置示意图

具体方法:把表面应变计黏接在钢支撑上,用检测仪测得各点的应变,然后根据虎克定律转化为钢支撑的内力。如是格栅将钢筋计焊接在格栅主筋上。

九、测试仪器和元件(选测项目)

隧道衬砌应力和内力量测主要采用应力计、应变计。该测试项目所需测试元件和仪器情况如表11-3 所示。

表11-3 量测仪器及测试元件一览表

十、数据采集与量测频率

(1)各项量测工作的采集数据应专人专项负责,以减少随机误。

(2)在使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洞内周边收敛位移量测时,通过左右尺读数控制系统误。

(3)专项量测需制定专项记录表。对于手工记录资料要保存好原始记录表,对于智能式记录器要及时将量测数据导入电脑,以防丢失。

(4)各必测、选测项目的量测频度详如表11-4 所示。

(5)整个断面的各条基线或各测点应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各测点的位移不相同时,应以产生位移速率者来决定整个断面的量测频率。

(6)当实际开挖的地质条件变或量测值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加大量测频率。

(7)位移测试的终止日期,一般在位移值基本稳定后再以 1 次/2d 的频率量测 1~2周左右,位移长期不稳定的,要继续量测到位移速度小于 1mm/d为止。

表11-4 各必测、选测项目的量测频度表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的步骤是什么?

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控制点(桩)的闭合,道路的中线准确的,道路原状横断面的测量,设计道路边线的确定,管线及测量,模板边线及高程,竣工高程及线型。其中道路中线的是为严谨的工作,它直接决定了道路的线形,而圆曲线的是测量过程中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圆曲线测设一般分为两步,先确定曲线上起控制作用的主点,即曲线的起点(ZY)、曲线的中点(QZ)和曲线中点(YZ);然后结合设计给出的圆的半径(R)、切线长(L)、外矢距(E)和曲线对应的圆心角(á)测设所求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的加密细部点,用于详细标定圆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主点的测设方法为:先将经纬仪置于JD,望远镜后视ZY方向,自JD点沿此方向量取切线长T,打下曲线起点桩;然后转动望远镜前视YZ方向,自JD点沿方向量切线长T,打下曲线中点桩,再以YZ为零方向,测设水平角(90-á/2),沿此方向,从JD量外矢距E,打下曲线中点桩。现在着重介绍一下偏角法放样圆曲线细部点,具体步骤为:

1.检核ZY、QZ、ZY三主点的位置。计算固定弦长L’对应偏角á’。

2.安置经纬仪于ZY点,经纬仪调平后,将水平度盘置零,照准JD点。

3.向YZ方向转动照准部,将度盘读数对准1点之偏角值á’,用钢尺沿ZY-1方向量取弦长L’以标定细部点1。继续转动照准部,将度盘读数对准2点之偏角值2á’,并从1点起量取弦长L’与ZY-2方向相交(即距离与方向交会),以定细部点2,依法放样曲线上所有细部点。

4.应闭合于曲线终点YZ。转动照准部,将度盘读数对准YZ点偏角á/2,由曲线上一个细部点起量出尾段弧长相应的弦长与视线方向相交,应为先前测设的主点YZ。

5.如果闭合超出规定后,则要分析误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引起闭合超出的原因

除了仪器系统误、读数误、气候影响外,主要的是拉尺的人为误而产生的测点误

的积累,要减少误的积累,可将经纬仪安置于ZY和YZ点分别向中点QZ测设曲线细部点。并且将多次测量的点记录进行平。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先在电脑上绘制一份大样图,详细的标注每个细部点的偏角和距测站点距离,然后应用全站仪进行放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7376316371@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