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线路 >

左公得名的地方(左公指的是谁)

关于左公得名的地方,左公指的是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左公得名的地方(左公指的是谁)左公得名的地方(左公指的是谁)


1、那些柳树被称为“左公柳”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是清代晚期闻名的儒将。

2、左公从小生活在湘江之滨,对绿树有着非凡的偏爱。

3、他率领的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寥无生气,而又水土不服,左公遂命令筑路,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

4、其用意在于,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防风固沙,三是"限戎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并且制定保护树林的措施,严加执行。

5、据左公自己记载,光是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止,种活的树就达26.4万株。

6、自古河西种树最为难事,可是在左公倡导督促下,泾州以西,竟然形成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

7、清朝大将杨昌浚到新疆筹办军务时,在河西走廊和新疆沿途看到杨柳成荫,得知这一浩大的功绩是左宗棠作为后,曾国藩和李鸿章虽然内战有功,但在外战方面,战绩却乏善可陈——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妥协态度,让清议大失所望,而李鸿章汲汲于筹办海军,花费大量经费,最终也是在甲午之战中一败涂地。

8、遂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大将筹边尚未还,潇湘子弟满天山。

9、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10、如今在西汉酒泉胜迹景区内,还有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遭遇了太多次的外侮。

11、被西方列强踩在头上作威作福,在人心中积聚了太多的怨气。

12、一棵三人才能够合抱的左公柳。

13、这棵粗大的垂杨柳虽然皮爆体裂,疮痍昭昭,然而却苍劲虬韧,铁骨铮铮,每到夏秋时节,绿荫匝地,显示了固守绿洲的顽强生命力。

14、这样的左公柳今天已经不多了,但在嘉峪关、玉门镇和瓜州县,还是可以寻到的。

15、左公柳的树种均为旱柳,树围3~4.5米,树高达10~20米。

16、这是河西地区春天返青吐绿最早、秋天落叶最晚的树种。

17、今天酒泉所能够见到的树木中,除了胡杨树,旱柳不仅树龄很高,而且轻易存活。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7376316371@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